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杂志简介:《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606/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热点问题研究、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治理研究、课程与教学、德育研究、中小学教科研、教育微论、广告图...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
国际刊号:1002-4808
国内刊号:11-2606/G4
全年订价:¥ 336.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25
复合影响因子:1.44
总发文量:5598
总被引量:36712
H指数:76
引用半衰期:4.4274
立即指数:0.0345
期刊他引率:0.9691
平均引文率:3.0424
  • 谈谈学风问题——在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年会上的讲话

    作者:顾明远 刊期:2006年第03期

    非常高兴你们邀请我来参加会议。我与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是有感情的。15年以前。1989年你们在大连召开第一次会议,要求成立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研究会。当时,中国教育学会的老会长张承先同志很有远见。认为应该支持中青年这种合理的要求,中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教育科学的繁荣要靠他们。学会就让我来联系这项工作。我也认为,中青年的要求...

  •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

    作者:邵晓枫; 廖其发 刊期:2006年第03期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

  • “主导主体说”内涵的理解及其辨析

    作者:张秋玲 刊期:2006年第03期

    “主导主体说”科学辩证地阐释了教学特殊认识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从目前的一些观点来看,对之还存在看误读和曲解。对“‘主导’与‘主体’所属范畴不同”、“师生关系是一个动态转换过程”、“主导主体说是时代的产物”等质疑进行辨析,有助于提高理论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使之得以丰富和完善。

  •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务教育的公共性

    作者:鲍传友; 邓涛 刊期:2006年第03期

    公共性是义务教育的基本属性。义务教育公共性的体现是衡量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的竞争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元化发展使义务教育公共性面临新的挑战。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义务教育公共性的实现不仅需要加强政府责任,曼需要政府转变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发展新机制。

  • 儿童“读经”问题引发的争论

    作者:廖军和 刊期:2006年第03期

    近年来国内兴起的儿童“读经”热引发了学界广泛的讨论,支持和反对的双方基于自己坚持的理论基础和文化立场各抒己见。这体现了我国当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具有较为宽松自由的舆论和学术环境;整个讨论客观上有助于人们理性对待儿童“读经”现象本身,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 素质教育是什么——兼与张正江先生商榷

    作者:丁鸣江; 袁家良 刊期:2006年第03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然而,我们看了张正江先生撰写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教育发展三阶段》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后.

  • 构建聘任制下教师合法权益的保障机制

    作者:尹晓敏 刊期:2006年第03期

    在当前施行教师聘任制的过程中,教师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值得充分关注。保护聘任制下的教师合法权益需要系统地构建教师权益的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完善具体立法、规范学校聘任权的行使、建立科学的评价考核制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发展、建立规范化的解聘制度、妥善分流安置落聘教师、畅通教师权利的救济路径等。

  • 学会关怀与被关怀——论信息时代未成年人关怀品质的培养

    作者:苏静; 檀传宝 刊期:2006年第03期

    在信息时代,未成年人的关怀品质现状令人担忧。学校德育应引导未成年人学会关怀与被关怀.培养其关怀品质。关怀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从关怀情感的唤醒到关怀认知和判断的形成再到关怀践行的过程。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是关怀品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关怀敏感性是其情感条件;移情力、反应力和沟通力是其能力基础;道德勇气和意志是关怀品质养成的重要条...

  • 社会实践德育问题的探讨

    作者:戴锐; 吴树烈 刊期:2006年第03期

    社会实践既是德育的途径,也是多种经由实践的德育方法的集合体。它是政治与道德知识的检验场和强化途径,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栽体,是德育时象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作为德育途径、方法的社会实践,要克服参与机会上缺乏全面性、公平性和效果上的形式主义等缺陷,必须在正确理解“社会实践”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的前提下,...

  • 网络德育:德育变革的必然选择

    作者:王健 刊期:2006年第03期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互联网飞速发展,网民人数以几何级数递增。在传统德育急需走出困境、网络不良影响日益凸现、传统道德规范在网络社会作用弱化的背景下,网络德育应运而生。网络德育是教育者以网络为栽体.以自我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体网络受众,施加德育影响,培养具有较强道德判断力与选择力、符合社会发展与道德要求的现...

  •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 基础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评选

    刊期:2006年第03期

  • 建立城乡统筹教育发展长效机制的思考

    作者:王元京 刊期:2006年第03期

    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着力从管理体制、有序投资、多元化主体参与、政策保障等方面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

  • 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作者:何奕飞 刊期:2006年第03期

    区域内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主要因素。我国现阶段教育经费投入总体不足。有限资源又相对集中在城市,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较大挑战。面对这种情况,地方教育科研机构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促进城乡教育质量的均衡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 “课程生活化”不要走入误区

    作者:邓玉明; 李国华 刊期:2006年第03期

    课程回归生活应回归学生真实的生活而非虚假的生活;回归儿童生活而非成人生活;回归学生熟悉的大众生活而非陌生的特殊生活;回归有价值的文明生活而非无意义的庸俗生活;回归流畅的有序生活而非杂乱的无序生活:回归蕴含生命意义的生活而非肤浅空洞的生活;回归完整的多元生活而非挟隘的单调生活;回归丰富的个性化生活而非呆板的模式化生活。

  • 语文新课程体悟式阅读教学

    作者:王宪廷 刊期:2006年第03期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体悟式阅读教学适应新课程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可以使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的...